關於桂冠餐桌論談
忙到不可開交,忙到把自己父母放在小孩、工作之後
那個曾經最懂你的父母,其實也跟你一樣,他也曾經只是個男孩、女孩
但,你從未以父母的身份,與自己父母聊天,讓自己說出感受
2019桂冠餐桌論談
邀您與父母好好對談
這次, 屬於大人的對話
重新發掘彼此的優點,再次看到彼此的價值
當成年兒女育有小孩後,重新思考身為父母的價值,自己扮演
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
長年觀察台灣中高齡人口變遷與趨勢發展的智榮基金會「龍吟華人市場研發論壇中心」也從數據調查中觀察到,身為三明治族群的台灣大齡子女其實非常重視與家人間的情感交流。
你可能曾經感受過,隨著年齡增長,自己與父母的關係慢慢疏遠,有些則變成單向溝通,一味叮囑爸媽要照顧好身體,卻忘記陪他們一起變老,還有些人礙於傳統父母不善表達的桎梏,不知如何與父母自在相處;殊不知,一個擁抱、一次牽手或是在餐桌上聊個好話題,瞬間就能讓你與父母的關係變得親近,還能開啟雙向交流的良好溝通。
維持與父母的親密關係不難,從餐桌上練習雙向溝通是良好互動的關鍵
「一直以來,我與母親的關係十分緊密,即便婚後,也維持每天一通電話。相反的,我與父親的關係就顯得疏遠,直到奶奶和爺爺因病過世,才赫然發現父親其實是一名稱職的兒子;直到我與妹妹的孩子出生,看見父親對孫女的寵愛,才慢慢明瞭父親的心中其實也藏著關愛,只是不知道如何對我們表達…」智榮基金會副執行長李竺姮是台灣知名的消費者研究專家,總是以理性的角度精準地剖析各種現象與數據背後的意義,但在闡述家人關係時,她也難得展露出感性的一面。
李竺姮不諱言地指出,中生代與父母之間的關係,不論是想更拉近或是重新整理都需要一個刺激點,比方說父母親與孫子互動時,你才會發現老爸爸、老媽媽還會說「吃飯飯」、「玩玩具」等童言疊字,當子女看見父母另一種面貌時,就代表你有重新評斷、看待他們的新契機,這就是再次拉近、整理你們關係的好時機。
她以自身經驗為例表示,跨出破冰的第一步其實不難,只要你願意放下!但如果真的跨不過心中的檻,也不必勉強。只需轉個念想想,倘若自己在路上遇見陌生長輩需要協助都會主動上前幫忙,或是陌生長輩遞杯茶給你,你也會說聲謝謝,更遑論是自己的老爸、老媽呢!進門時問一聲:「吃飽了沒?」在餐桌上主動幫父母夾菜,都是好的開始;若能再進一步的話,不妨牽牽父母的手,回來或離開時給父母一個擁抱,相信沒說出口的情感,父母親仍能從肢體言語中深切感受到。
餐桌,是家人交流與互動的親密空間。桂冠實業以身為餐桌觀察家的角色,持續關心家庭議題與趨勢,並提供家庭簡單、方便、美味的佳餚,期許多數家庭可以專心享受用餐時的交流,真正在餐桌上『好好說頓飯』。
繼去年探談中生代與孩子間的親子關係,今(2019)年桂冠實業主辦的『好好說頓飯』則針對三明治族群與熟齡父母進行調查,期盼為中生代的親子關係開啟雙向溝通的新契機,促使中生代重新省思自己與父母親的關係,不僅能讓家人關係更加緊密,卻不緊張更無壓力,還可再次締造與家人珍貴的相處時光和回憶。
李竺姮也提醒中生代,其實「變老」是現在的你與父母親最大的共通點,也是你們吃飯時最好聊的話題,尤其當你在要求父母健康變老的同時,你自己是否也做到了呢?「千萬不要單向溝通、一眛要求指責父母親,好的互動都是雙向交流。下回聽聽為什麼父母堅持這樣做的原因,或是你陪著父母一起做一起健康地變老,這才是維持良好互動關係的最佳方式。」
在閒愜氛圍與美味佳餚的營造下,餐桌上永遠是親子交流與互動的最佳聊天場域。下回,就在每周與父母聚餐的餐桌上,好好與父母聊聊如何一起慢慢變老吧!相信這不僅能讓你們的情感更加緊密,如朋友般的輕鬆對話和雙向交流,也是你與父母親期盼已久的相處模式。
《世代調查報告書》按此下載
這群走過台灣經濟起飛的長輩們大半生努力工作,退休後回過頭來才發現不知道如何為自己而活,也不知如何拉近與子女的關係;而許多中世代則是在當了爸媽之後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父母的關係,卻礙於工作、子女教育的忙碌或陳年的隔閡,無法好好展開與大齡父母間的交流。其實,只要能夠重啟成年子女與父母間的對話,尤其是善用「餐桌時光」促進兩代之間的交流,大齡父母不僅不是負擔,更能成為三明治世代高壓生活中重要的助力。
三明治世代與大齡父母的共同心願:近6成希望像朋友一樣對話
桂冠實業與《天下雜誌》、《康健雜誌》合作針對2,439名受訪者進行的《親子世代互動調查》發現,有近7成民眾表示在身心狀態不佳時希望有父母或子女的陪伴,彼此心中仍認為親情是低潮時重要的支撐力量。而在日常生活中,有近半數三明治世代與父母每周聚會一次,互動交流頻率雖不低,但彼此間期望的是像朋友般更自在的對話溝通。在餐桌上如何尋找、開啟彼此有興趣的優質話題,成為促進世代關係的重要議題。
餐桌上有哪些容易誤觸的地雷話題?兩代都認為「孫子女的教養問題」最容易成為餐桌上的引爆點。有54%的三明治世代在子女教養議題上優先選擇上網找專家文章或諮詢專業,僅9%會詢問父母意見;62%的大齡父母也明顯體悟到既然意見不同容易產生爭執,不如放手讓專家來。
《康健雜誌》副總編輯賀先蕙針對調查結果進行解析,其實三明治世代對父母都心存感念,認為父母給他們最大的禮物是教他們如何做人處事。無論三明治世代或他們的父母,都有共識:只要父母能夠好好照顧自己,就是對熟齡子女最大的幫助。同時,父母心疼三明治世代的重擔,願意透過分擔經濟、教育或照顧好自己等各種方式來協助子女;而三明治世代則期待父母能多出外社交學習,當父母擁有獨立生活,生活中也容易有更多新鮮話題,更有助於兩代間像朋友般地互動聊天。
「餐桌觀察家」的三個發現 拆解餐桌地雷話題
第三屆的《桂冠餐桌論談:好好說頓飯》也以「三明治世代與父母的關係」為主題,將關心的重點從過去對三明治世代父母與子女的餐桌對話,向上延伸到與大齡父母間的餐桌時光。
桂冠實業營銷副總經理王振宇表示,近50年來,桂冠一直思考如何創造更多價值、讓消費者過得更幸福,因此在2018年開始倡議《好好說頓飯》,期望在餐桌上提升親子對話品質,重新凝聚家庭的美好關係。同時,關心到台灣的高齡化問題,桂冠也在2018年跨入營養領域,與陽明大學合作成立「陽明桂冠營養健康研究室」,針對熟齡族群研究更理想、方便的飲食,為即將來臨的超高齡社會作好準備。
桂冠實業董事長特助陳玉翎也分享桂冠從「餐桌觀察家」角度的三個發現:
1. 三明治世代壓力大:
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顧,還有自己的人際、職場要面對,多種壓力源形成三明治世代的龐大壓力。
2. 親子間互貼標籤:
親子間習慣給彼此貼上標籤。爸媽眼中的小孩永遠長不大,而中世代也常覺得爸媽的想法很傳統。
3. 與父母相處時餐桌警戒:
長年累積的地雷話題,使餐桌不再開心,親子間變得疏離隔閡。
陳玉翎鼓勵大家去除標籤、跳脫親子的關係框架:「如果能回到兩個成年人的角度成熟對談、重新溝通,會發現其實大齡父母可以為三明治世代分擔許多壓力。」撕掉標籤後將重新打開視野,能夠看到對方的好,也能和父母像朋友般聊天。
手把手分享「說愛」解方 重啟成人親子新關係
究竟大齡父母內心有哪些需求?一餐飯裡怎麼開口?話題怎麼選擇、怎麼開始?
陳玉翎的方式,是讓小孩分享在學校發生的事、和爸媽一起參與話題,或是從爸媽關心的營養、健康出發;而自從她開始走進廚房煮飯後,透過向媽媽討教料理,母女間的關係也變得更融洽。知名主持人林書煒以自身經驗分享,在母親罹患失智症、父親驟然過世之前,自己和父母的關係非常緊密,也慶幸當時可以和他們好好說話,餐桌上說不完的話是她心中美好的烙印。因此她也經常提醒先生要珍惜可以和父母說話的時光。林書煒強調,在餐桌上讓氣氛愉快、話題不要影響彼此的胃口非常重要;她透漏和長輩在餐桌上聊天的秘訣就是:「講他們有存在感的話,避免工作或小孩這一類他們不了解或會擔心的話題。」她自己在餐桌上則會附和婆婆的話題、稱讚婆婆做的菜,也會分享公公婆婆有興趣的健康話題。
熟齡健康飲食的難題與解方
兩位來賓的分享也突顯出,也許是為了不增加子女負擔,現代的大齡父母對於自己的身體非常有憂患意識,也非常關心健康話題。
智榮基金會執行長李竺姮就引用調查結果,指出40~60歲中生代最擔心的就是家人生病、需要照顧;而50歲以上的人老後最大的困擾第一是自己打理生活,第二就是吃得營養健康。年輕點的長輩考量到的是食安以及營養均衡等問題,高齡長輩開始意識到自己反應變慢、煮飯變得危險,或擔心自身的飲食禁忌讓聚餐吃得不盡興。
高齡醫學權威、國立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陳亮恭也指出,銀髮族容易因為牙口不好,以及嗅覺味覺退化、味同嚼蠟,或是吃得太清淡等種種原因導致營養攝取不足,其中又以蛋白質的足量攝取對高齡長輩最為關鍵。建議在烹調時可多用香料調味,並透過多元蛋白質來源的飲食策略來補足健康所需。「三餐是每天例行、頻率最高的健康促進。」陳亮恭強調,健康的重點是整體飲食策略的長期累積。而桂冠自2018年跨入營養領域,與陽明大學合作成立「陽明桂冠營養健康研究室」,正是為了找出讓熟齡族群能更便利兼具安心、營養美味的飲食,今年更依據高齡醫學界多年來的研究累積,成功開發一系列「美味‧健力湯」,一碗湯就滿足每餐所需要的蛋白質和膳食纖維。
「對桂冠而言,餐桌不只是餐桌,而是對話和交流的起點。《好好說頓飯》希望重新凝聚、找回最純粹美好的親子關係,也因為研究熟齡飲食,我們察覺好好說頓飯的對象不能少了父母。」桂冠實業營銷副總經理王振宇鼓勵大家回家好好說頓飯,也邀請關心親子議題的夥伴一起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