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頓飯 · 親子溝通
2018.11.01
學測後的引導陪伴,愛讓親子更靠近
-
作者
桂冠食品
考完學測後,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這時如果孩子成績不如預期,先別急著責罵孩子,爸媽們除了撫慰孩子的玻璃心,更重要是之後的引導和陪伴。
考完學測後,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這時如果孩子成績不如預期,先別急著責罵孩子,爸媽們除了撫慰孩子的玻璃心,更重要是之後的引導和陪伴。畢竟父母不會一輩子陪伴在孩子身邊,透過選填志願的過程,讓孩子了解自己興趣和志向,並勇於為自己做出的選擇負責!
桂冠餐桌論談上,兩位媽媽宋明琪與蔡怡欣,笑談在教養上碰到問題,面對和孩子的衝突,使他們決心展開3年、14個國家、26個家庭餐桌,尋求親子教養答案的旅程!
孩子最怕被用分數比較,卻忘了思考「為什麼要讀書?」,只在意如何能考得更好,符合爸媽的期望。當父母有比較的心,就容易戴上主觀的「濾鏡」在看待孩子,期望過高,往往是親子衝突的開始。
父母應先試著將「濾鏡」拿掉 (這裡的濾鏡有可能是成績、性向、行為標準、興趣、未來科系選擇、職業等)
鼓勵孩子透過參與討論、演講、實作、活動,探索及發掘不同興趣的可能性。幫助孩子找到對自己未來的夢想和渴望,才能看見多采多姿的孩子,孩子也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教室裡學習的是課本的知識,除了專業知識,孩子更重要的學習應該是來自家庭、人際相處、大自然。「餐桌不只是餐桌,還可以是一個療癒的場所」,從國外的父母親身上,我們看到了親子間的尊重。
像嫁到瑞典的台灣淑美有兩個正值青春期的男孩女孩,14歲的大女兒喜歡騎馬,因為對馬的熱愛,觀察馬的肌理後無師自通,沒去學畫畫,竟然畫出栩栩如生馬的素描。
12歲的兒子因為喜歡電競,她並沒有反對,反倒是機會教育,透過電玩這個喜好告訴兒子,若想要擁有這些電腦配備,你必須自己管理金錢達到你想要的,而不是依賴父母用金錢資助,於是兒子最後真的靠自己力量存零用錢,足足花了三年時間,存夠了才上網去競標,組合成一組完整的電競級電腦裝備!
溝通不是叫孩子聽話,而是要和孩子對話,透過每天在餐桌上吃飯聊天,聽孩子分享他們的所見所聞、快樂和煩惱,當孩子感受到對談是平等的,才會願意卸下心房。
「有光就會有影子,但記得面對向陽的地方」
人生不可能一輩子順遂,當孩子遇到困難沮喪有陰影時,會記得背後有一個太陽,而這太陽就是「家庭」,讓孩子知道爸媽永遠會像陽光一樣在那邊,給他溫暖和依靠。遇到挫折回頭看,家永遠是穩定支持的力量!
每天,透過一頓飯的時間,在餐桌上和孩子一起好好說頓飯,好好了解孩子吧!
連結已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