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選單

產品相關

料理 / 保存方式

冷凍食品的分類及保存方法為何呢?

問題形象圖

冷凍食品可概分為下列五大類:

  1. 農產冷凍食品一如冷凍混合蔬菜、冷凍青花菜等。
  2. 水產冷凍食品一如冷凍蝦仁、冷凍魚片等。
  3. 畜產冷凍食品一如冷凍豬肉.冷凍雞肉等。
  4. 調理冷凍食品一如冷凍中式點心、冷凍菜餚等。
  5. 其他冷凍食品一如冷凍甜點、冷凍麵糰等。

此五大類冷凍食品在行銷上,又可分為零售用和業務用兩大通路。零售用即指透過量販店、超級市場、便利商店等通路賣場,售與家庭或個人用戶者;業務用則指直接供予外食餐飲業、醫院、學校等團膳單位使用者。

冷凍食品的基本製造原理是藉著去除食品中所含的熱量,來得到低溫的保鮮效果,而不需使用任何防腐劑。此和罐頭食品的加壓加熱、醃漬食品的加鹽加糖,或煉製食品的乾燥與醃燻均不相同,但冷凍食品卻是唯一可以在食用前恢復食品原有品質(包含色、香.味、口感、鮮度及營養價值等),的耐保存性食品。

日本女子營養大學的吉田企世子教授曾把購自菜攤上的生鮮菠菜,和購自超級市場的冷凍菠菜分析比較其維生素C的含量。結果發現,冷凍菠菜不論在烹煮前或烹煮後的維生素C含量都高於購自菜攤子上者。究其原因,乃是冷凍加工廠將採收後的原料菠菜於數小時內即予清洗殺菁並急速凍結完成,所以能保有很高的維生素C含量.。菜攤子所販賣的生鮮菠菜一般距收割後已有二至三天,維生素C當然已大為減少了。

維生素C是所有營養成份中最不穩定者,-18℃的冷凍低溫既然能長期安定地保存維生素C,則對其他營養素如醣質、蛋白質等也同樣能予有效地保存。美國農業部的William C. Dietrich博士更曾進一步研究證實,青豆仁在-1℃保存一個月,或在-7℃保存二個月後,兩者的維生素C幾乎喪失殆盡;在-7℃保持一年後則僅存四分之一,但以-18℃的穩定低溫保存一年後,其維生素C含量則近乎全數留存。

目前,世界各國都公認-18℃是冷凍食品的基準保存溫度。當然,保存溫度越低的話,冷凍食品的保存效果更佳,保存期限也更長;不過,維持更低溫度所需的能源也要耗費更多。

冷凍食品另一個耐保存的理由是,-18℃低溫對細菌有強力的抑制作用。最常見的食物中毒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及沙門氏桿菌等在4℃以下即無法繁殖,易造成腐敗的低溫細菌也在-12℃以下時停止生育,放在-18℃低溫條件下保存的冷凍食品十分衛生安全。然而,此也更突顯出「溫度管理」的重要性,因為-18℃低溫僅是有效地抑制細菌的生育,並無殺菌的能力,若不慎讓溫度回昇的話,細菌即會恢復活力急速增殖,這也就是再三提醒消費大眾要慎選冷凍櫃溫度管理良好之販賣店,且於購買冷凍食品後要儘快帶回家中,立刻置入電冰箱凍藏室的原因。

回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