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0
【夏筍趣】筍在古代餐桌上的精神意義
你知道嗎? 在古人眼裡,筍子不只是一種美味的食物,更是仙氣飄飄的~菜中仙子! 文人雅士只要能吃上筍子,就能一秒化身氣質高雅的時尚idol
夏筍趣
為什麼古裝片女主角氣質都那麼好啊?
我也好想回到古代當小仙女喔~(許願)
想仙氣飄飄嗎?其實古代文人也跟你一樣!
而他們想到的方法竟是——吃筍子
你知道嗎?
在古人眼裡,筍子不只是一種美味的食物,
更是仙氣飄飄的~菜中仙子~!
文人雅士只要能吃上筍子,
就能一秒化身氣質高雅的時尚idol
所以啊~就算當時筍子很貴,
很多人想盡辦法都要吃上一口呢
夏天是綠竹筍盛產的季節,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筍子「不食人間煙火」
的有趣故事吧!
在古代吃筍是一件很潮的事
筍子產於溫暖的南方,交通艱困的古代,不是每個人都能吃得到。但從現今流傳的詩文中看來,吃筍的習慣早在千年前就橫跨大江南北,許多名士甚至花上千金,也要吃上一口鮮嫩的竹筍!
大費周章也要吃#筍,其實是有原因的!
竹是林中君子,歲寒不凋,有著一身傲骨,古代很多隱士住的草廬,都蓋在竹林旁邊,加上大名鼎鼎竹林七賢的加持,竹就成為淡泊名利、修身養性的象徵。因此古代的文人,大多都很欣賞這種植物。他們對竹的喜愛,連帶讓 #吃筍變成一件很有文化的事。
說起宋代,就會想到一群氣質飄逸的士大夫,除了當官之外,在當時稱得上「走在時代尖端」的文化人。這群人特別重視修生養性,認為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都要很有思想,裡裡外外看起來都像個高人,顯露在外的氣質才會仙氣飄飄,因此雖然吃得起肉,士大夫階層更流行吃蔬菜,甚至演化出所謂的食筍階級。
因為筍子長在山林裡,遠離喧鬧的凡塵俗世,剝開來又很潔白漂亮,是種氣質很好的食材,於是文人們吃著吃著就想到了竹林裡的隱士…妙啊!興致一來就寫詩作畫,來表現自己的仙風道骨,跟現代人吃美食會po文打卡一樣!而久之這群人就帶起了吃筍的風潮。
宋代文人家裡的餐桌,與市井街坊和寺廟相比,美得像幅畫。宋代詞人陳達叟寫了一本《本心齋疏食譜》,雖然說是食譜,但也是飲食文學;除了記載「鮮美、無人間煙火氣」的二十種蔬食,還作詩歌詠讚這些食物!
其中,潔白如玉的筍,有個書卷氣的名字叫「玉版」。本意是刻寫貴重文字的玉片、或質地光潔堅韌的宣紙。很美吧!吃飯也要美不勝收,這就是宋代文人對品味的堅持!
南宋詩人楊萬里很愛竹筍,曾在詩裡說自己可以每餐都吃筍子不吃肉。有一天他在山林裡遇到一個老人,向他傳授了美味竹筍的烹調秘方,回家試了一下驚為天人,他就寫詩記下了這個做法:
首先選用在土裡未冒出頭的新筍,不用醋、鹽醃漬。
採山林湖穴中剛汲取的泉水熬煮,
筍子咬起來有鮮脆聲,就是煮的剛剛好
泡在筍湯中靜置一晚,在月光下吸收湯汁
大功告成!
其實筍子有許多種煮法,雖然搭配肉類一起煮很棒,若如果幸運買到上好的筍,像楊萬里說的,帶殼用白水煮,簡單吃原味,最能品嚐竹筍的鮮甜!
台灣的夏天,盛產古代文人求之不得的極品嫩筍——綠竹筍。不僅鮮脆得不帶一絲苦味,還鬆脆爽口!煮熟之後冰鎮,做成涼筍沙拉,更是大人小孩都愛的絕品!
想當小仙女嗎?今晚就到超市或傳統市場,尋找最美好的當季綠竹筍,體驗「充滿仙氣」的文人飲食情懷吧!
共有5筆
更多產品連結已複製